清北博雅教育集团
信息详情
非遗交叉学科开“山门” 首届硕士新生入学天大
MBA
信息发布
2023-09-21

非遗交叉学科开“山门” 首届硕士新生入学天大

对于考生来说,考研不仅是一场学习的竞赛,更是一场信息战,信息闭塞是十分致命的,不同的院校,提面条件、申请难度以及学费等等信息随时可能有新变化,考生应时刻关注,避免因信息闭塞而出现差错。面对这样的备考形势,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非遗交叉学科开“山门” 首届硕士新生入学天大方面的内容,备考MBA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收好了!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北方网讯:9月27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举办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式,宣告我国非遗学一级交叉学科的“山门”自此开启,标志着我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也标志着非遗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我国作为全世界非遗体量最大的文明古国,在非遗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一直处于国际前沿。但因非遗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建成,非遗专业只能“绕道”其他一级学科招生,在非遗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进行科学保护的当下,这无疑制约了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发展。凭借近20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天津大学于去年10月获批设立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首批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对于我国非遗事业意义重大。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在仪式上表示,非遗学交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面临着从无到有、从新到强的巨大挑战,天津大学将在今后的探索建设中找准国家急需与自身特色优势的结合点,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围绕非遗事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做好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扎实服务我国乃至世界非遗事业的发展。

“热爱之中才能产生责任。热爱非遗才能进入非遗学,有文化责任才能学好非遗学。”冯研院院长冯骥才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能在更长远的未来,看见这批学生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与田野中,为非遗事业生气勃勃地工作着。

随后,他提出了接下来的教研工作目标。首先是建立起非遗学科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非遗规律与特点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满足非遗事业需要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他表示,非遗管理学、非遗档案学、视觉人类学、传承人口述史、非遗博物馆学、民间美学等都是接下来教研工作的重点,他特别强调,要“把书桌搬到田野”,“田野体验和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方法。”

仪式上,冯骥才呼吁全国学界众志成城,共同推动非遗学科建设的前进,为田野大地上的非遗保护确立科学的凭据,为非遗事业培养与输送专业的人才,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以上就是清北博雅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非遗交叉学科开“山门” 首届硕士新生入学天大,若有任何错误和遗漏,请以学校发布的官方招生公告为准。同时,有任何备考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清北博雅的招生老师咨询,以下是清北博雅老师的联系方式,欢迎广大备考学子前来咨询!

张老师: 18390880776 (同微信)

吴老师: 19972126683 (同微信)

(本文转载网站·,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清北博雅立场。对本文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清北博雅招生老师,欢迎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