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博雅教育集团
信息详情
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研究生五大培养方向,科技伦理将进课堂
MBA
信息发布
2023-09-25

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研究生五大培养方向,科技伦理将进课堂

对于考生来说,考研不仅是一场学习的竞赛,更是一场信息战,信息闭塞是十分致命的,不同的院校,提面条件、申请难度以及学费等等信息随时可能有新变化,考生应时刻关注,避免因信息闭塞而出现差错。面对这样的备考形势,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研究生五大培养方向,科技伦理将进课堂方面的内容,备考MBA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收好了!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无人驾驶、智慧医疗、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未来,更多人工智能课程将走进研究生课堂。教育部日前印发《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明确将课程培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将科技伦理纳入教学,鼓励实施硕博连读、跨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改革,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基础理论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教育部印发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方案指出,高校可结合领域发展定位、学校学科布局和师资结构,设置五大培养方向的课程,包含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支撑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和人工智能与智能社会治理研究。其中,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机器翻译和科学计算等。结合社会治理,高校还应推出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可信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课程。

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要聚焦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提出,硕士生应夯实本领域基础理论,掌握快速获取跨学科知识和共性技术,并能够综合运用的能力;博士生要掌握人工智能国际前沿学术方向和行业先进技术趋势,了解国际前沿理论、技术以及需求热点。对此,培养方案鼓励硕博连读、直攻博,和跨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给予学生较多的选课、选题等方面的主动权,采取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方式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

下一步,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有关“双一流”建设高校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参照制订和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生培养方案。

以上就是清北博雅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教育部明确人工智能研究生五大培养方向,科技伦理将进课堂,若有任何错误和遗漏,请以学校发布的官方招生公告为准。同时,有任何备考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清北博雅的招生老师咨询,以下是清北博雅老师的联系方式,欢迎广大备考学子前来咨询!

张老师: 18390880776 (同微信)

吴老师: 19972126683 (同微信)

(本文转载网站·,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清北博雅立场。对本文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清北博雅招生老师,欢迎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