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考研进入下半年,不少院校都发布了24级提前面试通知及招生政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招生信息,备考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收好了!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提高新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能力和水平,10月27日,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东区食品学院报告厅召开。本次培训内容由研究生教育形势与要求、导师经验分享、颁发导师服和兼职导师证书、导师指导能力实战大赛等四个模块组成。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郭鑫教授在培训开幕式致辞。来自全校1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350余名新增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新聘兼职第一导师参加了培训。研工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紫威、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李冬梅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会议。
郭鑫在开幕式致辞中向新增研究生导师们表示祝贺。她介绍了开展导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国家和学校对导师培训工作的要求。她指出,导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扎实深厚的科研功底,要懂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真正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路人和引导者。
在宏观研究生教育形势与要求环节,国务院学位办正处级调研员欧百钢围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新进展”做专题报告。他介绍了研究生学位授权体系和培养体系建设脉络,强调一流学科的建设要将学术引领性、社会贡献度、国际影响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李冬梅做了《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与新增研究生导师交流》的专题报告。她从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导师培训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做了交流。纪检监察机构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赵磊做了题为《提升纪律意识 防范工作风险》的报告。他结合具体案例,从严守政治纪律等四方面与导师们进行了交流。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严一川以《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国家、学生和导师视角下研究生导师师德的意义逻辑,阐释了研究生导师师德的内涵和特点。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施钢以《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为题,介绍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在导师指导过程中的重要性、科学识别研究生心理问题及高品质沟通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方法。
在导师经验分享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谯仕彦教授以《因材施教 求实创新——研究生培养体会》为题,深情回顾了自己的导师杨胜教授长期默默无闻、潜心育人、因材施教的感人故事,回忆了自己与研究生在学业、事业方面共同进步的过往,总结了研究生阶段面临常见问题,勉励青年导师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2023年校级优秀导师、经济管理学院穆月英教授以《导师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培养效果》为题,从培养目标、学位论文选题、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介绍了指导研究生的心得与经验。2023年校级优秀导师工学院张小栓教授、农学院张海林教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王军军教授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林建涵教授围绕对研究生导师职责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引导学生创新、尊重学生个性等方面分享了指导理念与经验。
会议期间,郭鑫教授为2023年新增兼职研究生导师代表颁发了兼职第一导师聘书。谯仕彦院士、郭鑫教授、穆月英教授、刘金华教授共同向2022年和2023年新增研究生导师代表赠送了导师服。
在导师指导能力大赛环节,20位导师组成了5支比赛团队。每组导师配合默契,分别就抽取的题目做了充分、深入的阐释。学校研究生督导组王璞教授、李秉龙教授、王世平教授和党委教师工作部严一川部长、心理中心施钢主任担任评委并做了点评。经过激烈角逐,由陈祁晖、张海林、英郑欣、许文涛组成的“梦之队”荣获一等奖,由王健、闫硕、杨立伟、钟强组成的“灵策队”和李媛、刘钢、李红艳、张红伟组成的“良师益友队”荣获二等奖,由杨亚东、杜敏敏、马曦、田思聪组成的“齐心协力队”及由李国学、徐义田、李浩、倪奎奎组成的“循环农业科技队”荣获三等奖。评委老师为获奖导师颁发了证书和奖品。赛后,评委纷纷表示,指导能力大赛题目契合研究生培养实际,聚焦研究生心理问题、科研压力等,比赛彰显了导师们清晰的思维逻辑,凝练的语言表达,宽厚的仁爱之心以及敏感的指导甄别能力。五支队伍的比赛表现为新导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以上就是清北博雅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MBA若有任何错误和遗漏,请以学校发布的官方招生简章为准。同时,有任何备考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清北博雅的招生老师咨询,以下是清北博雅老师们的联系方式,欢迎广大备考学子前来咨询
张老师:18390880776(同微信)
吴老师:19972126683(同微信)
“(本文转载网站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清北博雅立场。对文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清北博雅招生老师,欢迎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