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届“我与通识教育”征文比赛通知
随着考研进入下半年,不少院校都发布了24级提前面试通知及招生政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招生信息,备考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收好了!赶紧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进一步检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效,增进广大师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了解,现 举办第 三 届 “我与通识教育”征文比赛 ,为 本校 修读通识课程的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一、 参赛对象
2022 —2023年春季学期至2023— 2024 年秋季学期,修读过通识选修课程(六大模块课程)的在校本科生。参赛资格认定方式详见第五条说明。
二、 比赛要求
1.征文类型
符合以下任一 类型 的文章均可参赛:
类型 一:在通识课程学习中撰写的课程论文,或在读书报告、讨论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论文。
类型 二:以 “我与通识教育” 为主题,自拟标题,谈谈自己对通识教育的 认 识,或通识教育对自己的影响。
2.参赛方式
本次比赛允许多位学生(原则上不超过 3位)组队合作一篇课程论文投稿参赛,多位学生合作的一篇文章只登记为一篇。每位学生最多只能投稿一篇课程论文(包含单人或多人合作的课程论文),可以同时参与课程论文和主题文章。符合以下任一方式均可参赛。
方式一:教师推荐。需任课教师写出书面推荐意见,并附上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论文(不含 “我与通识教育”主题征文)
方式二:个人自愿参赛。
3.文章要求
课程论文字数以 3000-5000字为宜,不超过 8000字, 须使用中文写作 。
⑴ 论文有 明确的问题意识,清晰的论证思路,充分的征引(文献、数据等)材料;
⑵ 体现通识 教育 课程的能力 和素质要求,诸如 反思能力、学术视野、贯通能力、学术表述能力等;能够体现对重要议题的分析和论证,对关键文本义理的解释和阐发。推荐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写作。
⑶ 逻辑严密,结论鲜明 , 文笔流畅 。论文需 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等部分 。如有引文,须注明出处 , 论文注释采用 脚注 形式 。 文章按word格式A4纸( “ 页面设置 ” 按word默认值)编排,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详见附件 “通识课程论文格式规范参考”(附件2)。
以 “我与通识教育”为主题的文章,字数限制在2000字以内。
4.参赛 文章 须恪守学术规范。
三、 评审 方式
第一轮 初审,利用 “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抄袭检测系统”( PMLC )对通识课程论文查重,查重率在 20%以内的文章视为通过,进入第二轮评审;
第二轮专家评审, 通过打分投票,评定获奖文章 。
四、 奖项设置
1.课程论文:
一等奖 2 名:奖金2000元;
二等奖5名:奖金1500元;
三等奖10名:奖金500元;
优胜奖 不超过 20 名:奖金200元。
2.主题文章:
一等奖2名:奖金 1500 元;
二等奖 3 名:奖金 1000 元;
三等奖 5 名:奖金5 00 元;
优胜奖 不超过 10 名:奖金2 00 元。
各类奖项 择优评审,宁缺毋滥 。获奖论文和文章将集结成册,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宣传。另外,学校将择优推荐 10篇课程论文参加第四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详见
https://mp.weixin.qq.com/s/DDrwBj0d9hyXTGvN9SsolQ
五、 投稿须知
1. 投稿时间 : 即日起至 2023 年12月22日 (过时不再受理) 。
2. 投稿方式 :
第一, 填写 并提交电子版 报名表( 见附件 1 ) ,附件命名格式为:课程论文 /主题文章-标题 - 学院 -姓名-年级。(如主题文章-我与通识教育-教育学部-张X-2021级)
第二, 在截止日期前,发至邮箱 fangtiantian @bnu.edu.cn ,邮件标题格式为: 通识征文 +课程论文/主题文章 + 姓名 ,投稿成功以收到邮件回复为准 。
3 . 参赛资格认定方式
修读过通识 选修 课程(六大模块课程)的在校本科生均可参赛。对于已经结课的通识课程,需提供相关课程的成绩截图。对于正在修读的通识课程,需 提供选课截图。 修读证明填写在报名表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 教务部。
联系人:方恬恬,电话: 58807949,Email: fangtiantian @bnu.edu.cn
以上就是清北博雅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MBA若有任何错误和遗漏,请以学校发布的官方招生简章为准。同时,有任何备考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清北博雅的招生老师咨询,以下是清北博雅老师们的联系方式,欢迎广大备考学子前来咨询
张老师:18390880776(同微信)
吴老师:19972126683(同微信)
“(本文转载网站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清北博雅立场。对文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清北博雅招生老师,欢迎交流与合作。